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发展之路在何方
来源: 中国拍卖信息网作者:时间: 2019-12-03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交易规模上说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但是,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可谓是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一方面名家精品价格屡创新高,另一方面交易量和市场规模不断萎缩,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发展之路在何方?
当今,艺术品不仅可以消费,而且可以收藏,更可以作为投资标的物进行资产配置。因此,艺术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在高净值群体和知识分子群体中,中高档艺术品已经成为与股票、债券、房产相并列的资产配置选项之一。
目前,中国艺术品交易主要包括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雕塑、古玩、玉器等,交易途径主要通过拍卖行、文化市场、画廊、古玩店、艺术品交易会、博览会及私下交易等。据统计,全国拥有艺术品拍卖行超过1000家,其中,仅北京天津就超过300家。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均设有文化市场,目前经营单位超过24万家,其中相当数量的是经营艺术品、古玩、字画、玉器等。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不完全统计,中国2018年全年共成交192,637件拍品,累计拍卖金额524亿元人民币。中国以29%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品拍卖市场。2018年三大板块中国书画、瓷器杂项、油画及现当代艺术的总成交额达492亿元,占整年度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的94%,其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9.5%、38.7%和15.6%。
中国内地拍卖市场主集中在一线城市,北京、杭州、广州、上海4个城市,共占据了94.7%的市场份额。
来自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说,中国目前进行各类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人群总数超过7000万人,其中80%的投资和收藏低端艺术品。投资和收藏中高端艺术品的主要是高收入人群。胡润研究院等机构发布《2019中国高净值人群艺术品投资白皮书》显示,13.3%的中国高净值人群表示未来三年将增加艺术品投资。
目前艺术品投资人群最关注的五个品类分别是:中国书画(占37.5%)、珠宝翡翠(占21.2%)、玉石器(占10.6%)、绘画、雕塑(占8.7%)和瓷器(占6.7%)。
无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国逐步形成的艺术品市场,让那些先知先觉的投资者获得了巨额回报,特别是对近现代著名绘画艺术家作品和古代瓷器的投资创造了数百倍、乃至千倍以上的增值,即便是过去5-10年中艺术品的年平均回报率也达到26.6%。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似乎艺术品成为投资不败的神话。
10月28日发布的“中国艺术财富白皮书”则显示,艺术品作为资产逐步成为财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净值人群对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越来越多,这成为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富豪和一些民营企业纷纷涉足艺术品收藏和投资,他们成为保利、嘉德、苏富比、佳士得、荣宝斋、匡时、西泠印社、翰海等著名拍卖机构那些过亿拍卖记录的交易者和高价艺术品的持有者。
那些屡创新高的过亿艺术品交易,不仅吸引世人眼球,更给市场带来轰动。齐白石的《咫尺天涯——山水册》1994年拍卖价为517万元,而2016年拍卖成交价为1.955亿元。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在2004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1870万拍卖成交,而在2016年的保利春拍则以2.3亿元成交。苏宁博物馆曾以3.036亿元拍得清宫旧藏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卷》。保利拍卖2018年有5件拍品过亿,其中吴冠中的油画《双燕》以1.127亿元成交。中国嘉德2018年去年有6件拍品成交价过亿,80件拍品成交价过千万。潘天寿《无限风光》以2.875亿元成交,刷新潘天寿个人作品拍卖新纪录。近几年,油画家赵无极的作品成为拍卖市场亿元俱乐部的佼佼者,仅去年,他的作品就成交达19.4亿元,其中包括4件过亿,8件超5000万,以及33件超千万。
众多的机构、企业和富豪进入艺术品市场,不断推高部分高端艺术品价格,有炒作嫌疑,使艺术品背离其原本艺术属性,正逐渐向资本化转变,成为金融产品,特别是一些机构炒作书画艺术的孤品、名人名作,让艺术品收藏和投资成为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拍卖天价的背后是严重的市场泡沫。前些年被炒高的当代书画板块,近几年价格大幅回落,泡沫破裂,虚高的艺术品价格被斩腰,这使众多在高点囤积艺术品的画廊和艺术机构陷入困境或破产。也有人认为,那些高价艺术品属于已故艺术家的孤品、绝品,价值经过几十年的市场验证,高价是物有所值。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的金融投资机构看好中国艺术品市场,纷纷将艺术品作为投资标的。自2007年民生银行与有关机构设立“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试水艺术品投资开始,到2011年全国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先后设立的艺术品投资基金超过了80支。但是,自2012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这使艺术品基金的发展遭遇了瓶颈和困境,因为投资者追求的是短平快赚钱效应,而艺术品投资的周期一般为三至四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形成了投资艺术品升值周期与基金投资者理念的矛盾。因此,中国艺术品投资基金要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还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
不可否认的是拍卖公司和艺术基金都将客户群体对准了资产高净值家庭和民营企业。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含港澳台)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98万户,拥有亿元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12.7万户,拥有3,000万美元的“国际超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8.4万户。拍卖市场的千万以上艺术品主要依赖这些超高净值家庭、投资机构、民营企业等进行交易。
根据《中国艺术消费品指数》调查报告,目前,中国富裕群体即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以上的大众富裕群体已经超过2500万人,估计到2020年将突破3000万人。这一群体对艺术品投资和收藏主要集中于书画、玉器、瓷器等。
但是,由于中国艺术品市场过分依赖高净值人群,过分集中于古代和近现代名家精品、过分集中于文物级的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给市场发展带来隐忧,并且将影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据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9月份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指数为57.05点,环比下跌77.32%,同比下跌40.03%。
专家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发展最大潜力在于艺术品的消费层面,因为,有庞大而不断增长的消费群体,消费层面艺术品数量大,价格适中,特别是一些有未来增值潜力和收藏价值的消费艺术品,将为市场带来活力。
但是,目前消费类艺术品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社会大众对艺术品专业知识和鉴赏水平的缺失。面对浩瀚的艺术品,许多有投资能力的人对艺术品缺少专业知识和修养,因而影响其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进而对艺术品的未来增值潜力、市场走向也缺少研究和信心依据,他们要不望而却步,要不盲目跟风,要不陷入高价泡沫陷阱。
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发达国家成熟完备的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毕竟,中国艺术品市场从起步至今仅有几十年时间,市场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还有缺失,特别是艺术品虚假交易拉台价格、赝品层出不穷、假冒难以追索、模仿冒充原创等诚信问题,成为严重阻碍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拦路虎。
艺术品市场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发展轨迹,呈周期性波动,而显现出机遇发展期、低迷调整期、上升增值期和平稳回报期,因而艺术品投资周期漫长,适合于长期投资。
无疑,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无论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行业发展前景,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天时地利都将支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
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亿的水平,按照行业有关机构的乐观预测,2020至202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有望达到6000亿至8000亿的规模。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未来10至20年将进入成熟发展期,交易量将冲击1万亿,远期的交易量在3至5万亿元。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高净值阶层在财产投资组合中,对文化艺术品投资占整个投资20%,而中国的国内一线城市目前不到5%。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产阶层、特别是高净值人群的不断壮大,对艺术品的投资必将进一步扩大,并带动艺术品市场持续繁荣发展。
国际艺术品市场发展有一些共性特征,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艺术品投资和收藏需求会出现增长;达到5000至8000美元的时候,便会进入高速扩张甚至是“井喷”。高净值人群对文化艺术品投资和收藏随着家庭资产的增长而水涨船高,追捧艺术品,成为他们资产保值和投资避险的重要选择。
近几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调整”和降温,使艺术品交易市场告别“暴利时代”,也使收藏和投资回归理性。应当说,艺术品市场的调整是去泡沫化过程,这对于艺术品市场长期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对于估值超高的古代和现代名家艺术品,需要警惕过分金融化,防止陷入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泡沫化陷阱。